下面將為您介紹正畸基礎知識(三)的相關內容,這將會花費您約兩到三分鐘的時間進行瀏覽,感謝您的閱讀:
   
 
牙齒矯正基本知識(三)
  
 
    如今說說一些基本要素,打好基礎,再謀提升。
 
  
 
    1、牙𬌗
畸型歸類:
 
  
 
    Angle分類是最經常使用的,是以第1恒磨牙齒爲標准隨後依據左右牙弓的前後左右關聯,將錯颌畸形分成3類。
 
  
 
    一類:正中間颌位時,上6的近頰尖牙齒咬合于下6的近頰溝內,錯颌中也存有移位牙,爲中性化錯颌。
 
  
 
    二類:正中間颌位時,上6的近頰尖沖著下6的近頰尖,超出一個牙尖陡坡,乃至上6遠頰尖沖著下6的頰溝。
也稱之爲遠中𬌗
。
 
  
 
    三類:正中間颌位時,上6的近頰尖沖著下6的遠頰尖,說明下颚比正常的向近中挪動,也稱之爲近中𬌗
。
 
  
 
    2、深覆蓋就是指向前牙切端至下門牙唇面的較大水平距離超出3mm。
 
  
 
    3、深覆𬌗
就是指向前牙蓋過下門牙牙套長短1/3以上。
 
  
 
    4、前顱底平面圖(SN):由蝶鞍點與鼻根點的連線構成,在顱部的矢狀平面圖上,意味著前顱底的前後左右範疇。
 
  
 
    5、眶耳平面圖(FH):由眶點與耳點連線構成。
 
  
 
    6、腭平面圖(PP):前鼻棘與後鼻棘連線。
7、𬌗
平面(OP):第一恒磨牙齒咬 中心點與左右中切牙間的中心點(覆 或開的1/2)的連線。
 
  
 
    8、下颚平面圖(MP):颏下點與下颌骨外緣相交的線。
 
  
 
    9、下颚平面角(FMA)(豎直向):FH與MP平面圖三角形的重心的視角,下颚平面角意味著著下颌體的陡度、下颚角的大小。
這一角的大小可以分辨矯正的難度系數,這一角越大矯正難度系數越大。
 
  
 
    FMA 22°
~32°
:均角
 
  
 
    FMA>32°
:高角
 
  
 
    FMA<22°
:低角
 
  
 
10、ANB角:上齒槽座點,下齒槽座點和鼻根點三點三角形的重心的視角
  
 
    ANB 0~5°
:爲骨性Ⅰ類。
 
  
 
    ANB<0°
:爲骨性Ⅲ類。
 
  
 
    ANB>5°
:爲骨性Ⅱ類。
 
  
 
     PS:從前後左右向可分成骨性一類、二類、三類:骨性一類是雙颌前突。
骨性二類爲上颌前突。
骨性三類是下颌前突病症。
即(骨性一類二類三類分別是:雙颌前突、骨性龅牙、骨性地包天)
 
  
 
    11、Mcnamara線:過N點向FH平面圖作垂直線,精確測量A點和Pog點(颏前點)到垂直線的安全距離。
 
  
 
    成年人:A點在垂直線前1mm,Pog在垂線後2~4mm。
 
  
 
    少年兒童:A點在垂直線上,Pog在垂線後6~8mm。
 
  
 
    12、UI-PP角:上切牙長軸與腭平面圖三角形的重心視角,指標值爲108°
。
此角過大表明上中切牙相對性于上颌骨唇傾,相反表明上切牙舌傾。
 
  
 
    13、UI-LI角:左右中切牙短軸交角,指標值爲125°
。
該角大,表明左右切牙站立或內傾,相反則表明左右切牙唇傾。
 
  
 
    14、E-line 鼻頭點與皮下組織颏前點連線與上嘴唇最突點的位置關系。
正常的嘴唇恰好觸碰到這根線,上嘴唇突點坐落于這根線後0.5~1mm,別名E線。
 
  
 
    15、鼻唇角(NLA) :鼻下點與鼻小柱延長點連線和鼻下點與上嘴唇突點連線的前夾角。
這一角標准值是98°
。
這一值越小貼士嘴巴突,牙突,越需要考慮到拔牙齒。
這一角越大,提醒這一病人嘴已經有一些凹痕,不必隨便拔牙齒內收門牙。
 
以上就是正畸基礎知識(三)的所有內容,感謝您的閱讀,如果還有其他疑問,歡迎咨詢我們的專業醫師。
